肩挑五脉,正法弘传 | 虚云老和尚圆寂61周年纪念
来源:云居山
2020-10-28
【真如寺讯】2020年10月28日(农历庚子年九月十二),恭逢中国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61周年,云居山真如禅寺大众上午于大雄宝殿及虚云纪念堂上供。
(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所住之茅蓬)
(1990年,一诚老和尚在茅蓬原址上兴建虚云纪念堂)
虚云老和尚,名古岩,又名演彻,法号德清,后自号虚云,改字幻游。1840年生于福建泉州,祖籍湖南湘乡县,俗姓萧。老和尚自幼即厌荤食,性爱恬淡。19岁出家,20岁圆具;为报父母恩德,40岁发心三步一拜朝礼五台,千日行程,备尝艰辛,恒心如一,道业日隆;后在滇中弘宗阐教近二十年。114岁高龄,步行走上云居,兴丛林、立规矩,建寺安僧,传承五家法脉,为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发展和弘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1953年7月,虚云老和尚到云居山时,山上满目瓦砾,荒草遍地,只有三间破旧大寮和四个僧人。次年,为弘扬百丈家风,主持成立真如禅寺僧伽农场,将僧众分为农林与建筑两队,有序分工,并率僧众如法修持,农禅并重,种地栽禾,修建寺宇。
(云居山僧众自建砖瓦窑,自己动手烧制砖瓦,修建殿堂)
至1959年,殿堂僧舍相继落成,常住僧众百余众。殿堂建成后,老和尚开始带领大众进禅堂、学经传戒,严格按照祖制的“农禅并举”和《百丈清规》等丛林家风中兴祖师道场。老和尚护持与传承佛法的信念对后世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。1989年,真如禅寺被列入中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,至今仍严谨地保留着“农禅并举”、“冬参夏学”、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良好家风。
(云居山僧众在虚云老和尚的带领下大力开展生产自给)
1959年农历九月十二日,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寺圆寂,世寿一百二十岁,戒腊一百零一。
(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,圆寂前三个月)
老和尚圆寂前告诫大众“我近十年来,含辛茹苦,日在危疑震撼中,受谤受屈,我都甘心,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,为寺院守祖德清规,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。即此一领大衣,我是拚命争回的,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,是知道经过的。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,或应住四方,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,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?只有一字,曰'戒'。”
(虚云老和尚自题诗)
(虚云老和尚舍利,供奉于云居山)
虚云老和尚的一生,志大气刚,悲深行苦,解行并进,严净毗尼,行头陀行。历坐十五道场,中兴鸡足山祝圣寺、昆明云栖寺、鼓山涌泉寺、韶关南华寺、云门大觉寺、云居真如寺六大名刹,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。
(真如禅寺全景图)
虚云老和尚在鼓山受妙莲和尚所传临济衣钵,为临济第四十三世祖;受耀成和尚所传曹洞衣钵,为曹洞第四十七世祖。此后,相继应湖南宝生和尚等之请,续沩仰法系,遥承兴阳词铎禅师之法,为沩仰宗第八世祖。应福建八宝山青持大师之请,衍法眼源流,继良庆禅师之后,为法眼宗第八世祖。中兴云门时,遥承传己庵深静禅师之法,为云门宗第十二世祖。虚云老和尚以一身而参五宗法脉,慧日重光、禅风再振。同时,虚云老和尚弘宗演教,数十年如一日,剃度、得法、受戒、受皈的弟子逾数百万人。如今虚云老和尚门下法嗣弟子,遍布国内各省市,而且广及东南亚各地及美洲诸国。
(1957年夏,虚云老和尚与云居山真如禅寺佛学研究社全体师生合影。前排左三为一诚法师,第三排右一为传印法师)